法制周報見習記者 周玉意
周后運1971年出生在湖南省洞口縣一個小山村,貧困的少兒生活,使他努力讀書求學,從軍后又輾轉南下創業,因公身負七級傷殘的周后運,雖漂泊異鄉尋夢,喜愛閱讀的他,仍不忘宣傳家鄉。讀書習字使他獲得成長和進步,他發表作品400余萬字,并先后創作出版《護國將軍蔡鍔》《儒將蔡鍔》《開國將軍袁也烈》等反映家鄉人文歷史的文學作品八部。
為助力鄉村們脫貧攻堅,2014年他賣掉廣東的房產,籌資500萬元回鄉創辦了全國文藝家雪峰山創作基地。特開設了農家書屋、書畫創作室等文化場館,免費供鄉親們讀書習字。該書屋擁有圖書5萬余冊,書目涵括政治、經濟、科技、生活、文化、少兒等大類,品種豐富,能夠較好地滿足山村農民的多樣性需求,對鄉親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幫助。
2020年疫情期,他回鄉探親發現家鄉的竹子資源非常豐富,因為銷路沒有完全打開,一些老百姓將竹子砍來當柴燒。如何利用家鄉得天獨厚的竹木資源優勢,開辟產業發展新天地,助力鄉村振興,引發了周后運的思考。他堅持創業創新,將自己創作的《蔡鍔賦》《邵陽賦》《崀山賦》《南山賦》等辭賦作品,與竹簡雕刻工藝相結合,以竹子為書,不僅打造出首部反映湖南自然風光和歷史人文資源的辭賦竹簡文創產品,而且讓外界進一步了解湖南,創新游客閱讀方式注入了新的文化內涵。
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周后運不僅積極學習黨史,而且多次回鄉舉行紅色文化公益宣講。為致力鄉村振興,先后投資200余萬元,充分發揮閱讀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將他創作的紅色文化題材文學作品增印并免費向社會捐贈,大力宣傳革命英烈和家鄉人文歷史。
周后運通過閱讀不僅提升素質能力,徹底擺脫貧困,而且在奮進新征程、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等方面為鄉親們樹立了榜樣。他先后榮獲2018年“邵陽市最美鄉賢”、2019“情系紅色文化”模范個人、2021“民企跟黨走”黨史學習教育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先進個人”及“中華優秀文藝工作者”“中華優秀奉獻者”“書香嶺南”全民閱讀模范個人等稱號,并當選為奧運會火炬手。
責編:周玉意
來源:法制周報